在医院外科领域,我们时刻关注着各种可能引发感染的因素,而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坐便器,实则与外科感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坐便器是人们每日必用的卫生洁具,然而其卫生状况却常常被忽视,医院外科病房中,术后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,对外界病菌的抵御能力减弱,如果病房的坐便器清洁不到位,残留的尿液、粪便等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细菌,如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当患者使用坐便器时,这些细菌有可能通过皮肤接触、黏膜接触等途径进入患者体内,引发伤口感染、泌尿系统感染等一系列外科感染问题。
在家庭环境中,坐便器的卫生同样不容忽视,很多人在使用完坐便器后,只是简单地冲洗一下表面,却忽略了坐便器内部的清洁,坐便器的缝隙、边缘以及排水口等部位,容易滋生污垢和细菌,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的坐便器,由于使用频率高,接触人群复杂,感染风险更高,公共卫生间的坐便器可能会被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使用,后续使用者如果不注意防护,就极易被传染。
为了降低因坐便器使用不当带来的外科感染风险,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,要保持坐便器的清洁,定期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对坐便器内外进行全面清洁,特别是要仔细清理缝隙和排水口,可在坐便器上放置一次性坐便垫,避免直接接触坐便器表面,在医院病房,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提供干净的坐便垫,并及时更换,在家庭中,人们也可以自行购买使用,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,使用前先冲洗坐便器,减少细菌飞溅,便后要正确擦拭,从前往后,避免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口等部位。
对于医院外科病房,更要严格把控坐便器的卫生管理,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病房坐便器的清洁消毒工作,增加消毒频次,确保坐便器处于无菌状态,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,告知其正确使用坐便器的方法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的重要性。
坐便器虽小,却关乎着我们的健康,重视坐便器卫生,从源头上减少细菌传播,是预防外科感染的重要环节,无论是医院还是家庭,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,共同为健康保驾护航。
发表评论
坐便器卫生不达标,是外科感染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。
添加新评论